【冬奥课堂】看懂花滑小分表之节目内容篇_荔枝网新闻

由:admin 发布于:2024-08-13 分类:素质提升 阅读:38 评论:0

  腾讯体育讯 如果把看懂花样滑冰小分表理解成一门学问:读懂技术分部分,就相当于欲穷千里目——初窥门径;而理解节目内容分的所有所指,才算是找到那片灯火阑珊。

  但就普通观众、选手粉丝和爱好者而言,在绝大多数没有进行专业训练的前提下,要想对节目内容分(Program Component Score:简称PCS)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数家珍,显然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正是路漫漫其修远,所以才要上下而求索。

  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其中究竟有哪些门道吧!

  节目内容分产生的原因: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双人和冰舞项目上,发生了一起涉及俄罗斯、加拿大和法国的裁判丑闻,让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滑联成为众矢之的。这也直接促成了花样滑冰的打分方式从6.0排位制,到03/04赛季开起变成新评分系统(Cod of Point)的历史性转变。

  现行评分规则中的技术分,与6.0排位制的难度分直接过渡并联通细化,将选手每个动作点对点能更直观的看到完成效果,可谓一目了然。虽然裁判在判定动作质量高低优劣上也多有波折,但随着对规则理解的深入和网络传播的不断普及,如今“技术分”这个环节已经越发公开明朗,在此按过不表。

  但如今的节目内容分,却已经脱胎换骨,仅仅留下6.0排位制“艺术印象分”的影子——代表了两个不同时代,绝对不能关公战秦琼一样拿来直接对比。

  从03/04赛季后的十来年,节目内容分的五个考虑标准虽然总体方向没有变,但却在15/16赛季有了更细化的调整,我们就来看看目前所采用的具体指标:

  滑行技术:Skating Skills

  ——要求选手在冰面滑行时,脚下动作干净利落,具有足够的用刃深度以及整体流畅感。对用刃滑行、步伐和转体的充分掌控;要在不费力的情况下,进行清晰的加速和变速。

  其中,单足滑行的比例;是否充分利用了不同方向的滑行;力度的控制;高速且流畅;身体平衡、膝盖节奏和下脚精准度都是具体的指标。

  可以说,滑行技术是对选手能否具备从事花样滑冰这项运动的最基本考量。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花样滑冰比赛还有专门考量此技术的“规定图形”比赛,虽然最终因为不适应难度的发展而被取消,但不可否认,花样滑冰的本质就是选手用脚在冰面上划出一个个图形,这些图形相互叠加,最终构架成选手们的冰上梦想。

  虽然历史上有很多滑行技术出色的选手,但非常幸运的是,被广泛认为是现今花样滑冰滑行技术最为出色的男/女选手,都相约来到了平昌:他们就是加拿大名将陈伟群和意大利老将科斯特纳。

  两人的风格不尽相同,但只要现场看了他们的比赛,就能感受到两人与其他选手不在一个次元的流畅、有控制、随心所欲。

  衔接:Transitions

  ——要有目的且多样性的使用复杂的步伐、身体姿态、移动和握法(双人/冰舞)来连接所有的动作。

  这些衔接动作和过程的质量、难度、多样性,以及动作与动作之间是否做到连续性,则是比较具体的考量指标。

【冬奥课堂】看懂花滑小分表之节目内容篇_荔枝网新闻

  如果说滑行技术越高,完成节目越轻松,那么衔接越多,则越让选手感到无所适从。越多越复杂的衔接,不仅需要选手更强大的动作记忆和执行能力,也对体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并非衔接越多此项得分越高,这些衔接能否以足够深的刃来完成,是否能配合音乐的内涵和细节的变化,是否做到衔之有物等,都要综合考量。

  由于与滑行技术正相关,因此陈伟群和科斯特纳都是此项个中高手。但也有些其他在此环节颇具天赋的选手,具有与他们匹配的衔接能力。比如已经退役的美国名将亚伯特,他的衔接动作与节目和音乐的融合度极高,颇具观赏性。

  表演:Performance

  ——选手能否通过身体、情感甚至自我认知来传递音乐内涵和编排意图(相对主观和抽象)。

  是否全身心的参与并掌控表演;清晰且自如驾驭所有移动;多样性/风格的变化/情绪饱满;具有个性特征;和谐和“犹如一人”;与伙伴之间的空间意识——掌控与搭档之间的距离和握法变化时的调整(双人和冰舞)等,是这一项的评判标准。

  如同影视舞台的表演,有方法派氛围熏陶、表现派天赋异禀和体验派千锤百炼之间的区别,造就了不同国家的选手在这个环节上百花齐放。“冰上蝴蝶”陈露的人舞合一、申雪/赵宏博千锤百炼、高桥大辅癫狂外放、关颖珊挥洒自如、亚古丁阳刚大气、普鲁申科感性细腻…….可以说,此项环节无论之于裁判还是观众,都是各花入各眼,相对主观。

【冬奥课堂】看懂花滑小分表之节目内容篇_荔枝网新闻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如同表演舞台上出现笑场等突发事故,会对演出造成致命影响,当花滑选手在节目中出现影响甚至打断表演的失误(比如跳跃摔倒),就会破坏整套节目的完整性,此环节分数变会有所损失。

  编排:Composition

  ——根据音乐选段的内容、空间的变化、段落和整体构架,在移动中要进行有意识的发展和/或有原创性的动作安排。

  具有目的性(意图、概念、想象、情绪);段落构成/冰面覆盖;空间的多维利用和运动中的设计安排;表达和形式(移动和结构部分要与乐句契合);独创性是评价这一环节的考察标准。

  很明显,这个环节尤其考量的是编导的功力。优秀的编导会考量和发掘选手气质内涵,以绝佳的音乐敏感度来挑选和剪辑音乐,根据选手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全局筹划。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英雄伟业背后肯定有更多的付出,而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真是有了这些人的慧眼识英,才让选手们圆梦赛场。

【冬奥课堂】看懂花滑小分表之节目内容篇_荔枝网新闻

  在赛场上,选手们每个动作是精雕细琢,那么总体编排构架则需小心谨慎。其中对冰面的利用、滑行路线的设计这两点尤其直观,这也是最考验选手驾驭能力的地方。

  音乐表达:Interpretation of the Music

  ——选手在冰面上移动时,要以个人的创造性以及真诚来诠释音乐节奏、特点和内涵。

  其中,动作是否踩准音乐节拍;使用技巧来反映音乐细节和其中的差别;反映音乐节奏以及所扮演角色之间的关系;能清晰可辨的表达音乐所塑造角色/情感以及节奏;短舞蹈滑行主要是对节奏的掌控、而自由舞则是要在旋律和节拍中保持良好的平衡(冰舞),则是这个环节的主要评判方式。

  若论与“表演”的区别,最直观的表述是一个可以在不听音乐的情况下细细品味;一个则要求对音乐来源、演绎方式和所表达情绪有所了悟。简单来说,选手动作能否与音乐配合,是此环节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如果动作与音乐不能契合,那么何谈对音乐的诠释、对角色的塑造。

  在这个环节上,美国选手亚伯特是个中高手,但若论单项能力,则当属瑞士“旋转王子”兰比尔。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