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轮车上的大梦想 - 河北日报-08版:聚焦第十四届全运会-2021年09月27日
河北日报记者 陈 华
“得了季军,还是有些遗憾,本来可以发挥得更好一些。”9月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结束第十四届全运会比赛返回家中的我省自由式小轮车项目运动员孙思蓓有些不甘地说。
受降雨影响,本届全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公园赛成人组比赛曾两度中断。孙思蓓进行场地适应训练时间缩短至一天,导致比赛时,后空翻、360度转体同时完成两圈转把的动作没做出来,从而影响了成绩。
今年16岁的孙思蓓是石家庄人,2018年首次涉足小轮车,感觉特别刺激,就喜欢上了。
小轮车运动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自由式小轮车在东京奥运会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本届全运会首次成为全运会比赛项目。2018年,我省正式组建自由式小轮车队,队员多是由武术、体操、跳水等项目转来,目前共有8名队员,孙思蓓是其中2名女队员之一。
小轮车运动虽然看起来跟玩儿一样,其实并不是那回事。对于运动员来说,每次比赛中“秀”出的令人赞叹的动作,都是花很长时间练成的。
刚进省自由式小轮车队时,孙思蓓不小心受伤,右脚脚踝骨裂。医生建议她休息,但由于当时正是训练的爬坡期,她只休息了一两天,就赶紧回到了训练场。对此,孙思蓓如此解释:“本来就练得不怎么好,一休息我怕被别人落得更远。”
不断上难度对小轮车运动员来说很是煎熬,何况是一名女孩子?遇到训练瓶颈时,孙思蓓也曾产生过退缩的念头,但最终还是被“不能当逃兵”的信念取代。
比如在练习后空翻动作时,她一开始总是不敢做,因为害怕被摔,可越害怕越做不出来。“那时往往是一边哭着一边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孙思蓓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为了帮队员克服心理障碍,教练黄恩想出了“分段进阶”的训练方法:先让队员们在海绵池训练,然后再铺着软垫子训练,最后过渡到在陆地上训练;同时,把一个复杂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小步骤,先从最简单的练起,逐步增加难度。
为了鼓励队员,黄恩还会把队员完成训练的视频及时发给他们看,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加继续进阶的信心。
就这样,孙思蓓不断超越自我,练得越来越好,开始在比赛中出成绩,先后获得2019年全国二青会自由式小轮车比赛女子乙组第四名、2021年全国自由式小轮车联赛第一站暨全运会积分赛女子组第三名、2021年全国自由式小轮车锦标赛暨全运会积分赛女子组冠军等。
在9月19日进行的本届全运会比赛中获得铜牌,孙思蓓已经创造了河北小轮车运动的历史,但她并不满足,而是萌生了更远大的目标。她说:“参加奥运会,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回去之后,我要继续刻苦训练,争取有一天登上奥运会赛场,为国争光。”